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私人銀行大降理財門檻的幕後盤算(台灣)

結論:
台灣民眾自求多福,好自為之~。

以2014年來看,200萬美金內只須要聚焦做單純的「基金」投資即可~,然而這塊對銀行的利潤很少,所以台灣地區的理專一定會主攻其他對銀行有高額利潤的商品,至於是否對投資人最有利,不是他們在意的重點。

投資,愈單純愈好,結構型商品如此複雜的設計,對誰最有利。我從未聽說結構型商品對投資人有利的事蹟。
另外,真正的重點在於「私人銀行服務費用是託管資產的3%~6%,高利潤讓國內銀行也積極搶進」,因為「利潤很高!費用很高!」

舉例而言,今年2014年,應該聚焦投資以美國市場為主的基金標的,若在2012/2013被台灣的銀行理專業務推銷買「年期保險商品、年期連動債、雙元貨幣」錢在2014根本就被鎖住動不了,那麼投資人手頭上哪有資金在2014投入對他真正有利的標的?
「理財理財,錢愈理愈少」~

2008年,台灣地區銷售有爭議的連動債達23億,周刊甚至以「連動債殺人」來作一系列的報導。台灣的銀行業,以「保証保本」欺詐了許多民眾,導致血本無歸,號稱由政府監管的「銀行」,保護的力道能有多少?!

以上僅供參考~,自行判斷。




文章來源:商業周刋 201401 / 13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