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長期停滯」經濟時代悄然已至

「長期停滯」經濟時代悄然已至

2013-12-25  經濟日報  原文網址

美國聯準會宣布,明年1月起縮減量化寬鬆政策(QE)購債規模,從每月850億美元減為750億美元。這是在位八年、將於下月底卸任的聯準會主席柏南克的告別作,也意味著一個長達五年的超低利率時代與資金盛宴正式劃句點。

從今年5月起,聯準會就不時釋出可能退場的訊息,但遲未有實際動作,乃是美國經濟指標如失業率雖見緩降,但物價始終漲不起來,深怕驟然退場將功虧一簣,甚至導致通貨緊縮。但騎虎難下終又不能不下,因為不斷買債已導致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急遽膨脹,日後恐有資產泡沫之患。柏南克任期八年,或可有八字論定:救市有功,興市未成。

救市有功,應與柏南克的學術造詣有關。他專研上世紀1929年爆發的經濟大蕭條,深知大蕭條之深之久,與當時貨幣政策當局錯誤地採取緊縮貨幣政策有關。未料此一學術專業竟在他上任未久即爆發的世紀金融海嘯時用上了。但當時因利率已低,傳統貨幣政策無太大揮灑空間,乃大膽推出非常規的QE,大印鈔票以解金融危機。過去五年,一連三次QE,雖穩住了市場,但實體經濟始終未見起色,副作用則是美元做為國際貨幣氾濫於全球,在全球範圍內出現了一場資金盛宴,造成全球股市與房市的繁榮,後者即是不能不關注的資產泡沫隱憂。

日後會不會出現資產泡沫的危機是一回事,柏南克這場貨幣實驗應引起的一個更深層次省思是,為什麼如此寬鬆擴張的貨幣政策仍未能使經濟振衰起敝?能夠回應這個問題的一個重要思索與線索,最近成了政策與學術界熱議的課題:長期停滯論。

美國前財長桑默斯不久前發表演講,指出美國可能已進入「長期停滯(secular stagnation)」時期。他說,這些年來(包括2008金融海嘯發生前的一段期間)整個現象相當奇怪,貨幣政策這麼寬鬆,金融市場那麼容易借錢,人們都覺得相當富有,但設備利用率並沒有上升,失業率也未明顯下降,通貨膨脹竟連一點影子也沒有,「一個大型泡沫竟然製造不出來哪怕是一點兒的供不應求」。

桑默斯描述的當前美國經濟實況,早在1936年凱因斯的《一般理論》中就提到了,那就是「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凱因斯的同道、美國經濟學家韓森(Alvin H. Hansen)也在1938年出版了《全面復甦還是停滯》,指出資本主義並不經常處於快速增長與充分就業,也有可能長期甚至無止境地處於一個緩慢增長、就業不足和產能過剩的狀態──他大概是第一個提出「長期停滯」概念的經濟學家。

二戰結束後,上世紀後半葉,全球經濟因多種科技的突破發展及全球化大浪潮,使西方經濟經歷了長期繁榮,人們逐漸忘記了「長期停滯」與「流動性陷阱」等概念,甚至在經濟理論界與政策界也乏人論及,一直到上世紀末。

1991年,日本泡沫破滅,日本政府屢次採取擴張貨幣政策均無濟於事,後來得諾貝爾獎的克魯曼(Paul Krugman)即指出,日本或已進入「流動性陷阱」,一如桑默斯如今對美國經濟的觀察與評論。但需要指出的是,克魯曼雖然看到了日本經濟問題的本質,也看到了貨幣政策無能為力,但他建議的財政政策,事後證明,在歷任日本政府採用後也收效極微(或可另名之為「財政赤字陷阱」或「凱因斯陷阱」?)最終不過是讓日本成為全球負債率最高的國家。

如果說,「長期停滯」確實可以說明當前西方發達國家面臨的困難,那又該怎麼辦?或做為第一步,那又該如何了解此一現象或問題產生的原因?此處先點出兩個思維方向:有利因素(如科技突破與全球化)的減弱,及更重要的不利因素(如貧富差距拉大與人口老化)的出現,做為各方深論此一議題的基礎,避免在莫衷一是的爭辯中失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