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台灣病」不除 見不到機會之地

「台灣病」不除 見不到機會之地

2014-02-23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國旗
 「荷蘭病」是經濟史中備受矚目的一個案例,至今仍然議論不絕。但近20年來台灣經濟自繁華走向沉淪甚至自陷困境,時時被鄰近國家指指點點,成為引以為戒的前車之鑑,在未來的經濟學教科書中,很可能也會出現「台灣病」的惡名,與「荷蘭病」相提並論。

荷蘭最值得我們關注,因為其國土面積比台灣略大,人口則略少,規模幾與我們相當,而且高度仰賴貿易立國,其地理位置又恰在歐洲大陸的重要出海口,幾乎可視為台灣在歐洲的翻版。但荷蘭的每人所得早已超過4萬美元,是台灣兩倍,近年來復以其失業率低、經濟穩定成長,被視為歐洲經濟發展的模範,是今天的台灣遠不能望其項背的。

然而在半世紀前,荷蘭由於發現北海豐沛的天然氣能源,加以1973年發生石油危機,天然氣價格暴漲,使荷蘭宛若天之驕子。

但正如「福兮禍之所依」所言,如此巨富導致天然氣大量出口,促使貨幣升值、工資提高,打擊工、農產業,又大事增加社會福利,讓國際競爭力大為削弱,經濟走向衰退,失業率急遽升高,而龐大的社會福利支出高占GDP四分之一以上,使財政赤字快速攀高,國力乃自天堂直墜地獄,世人稱為「荷蘭病」。

從表面上看,台灣的情況與荷蘭大不相同,但深入探索,會發現兩者雖循不同途徑發展,卻殊途而同歸。台灣雖未如荷蘭一般幸運,天賜豐沛的天然氣資源任其揮霍,半世紀前,台灣也幸運地發現一條讓經濟平步青雲的捷徑。我們領先全體開發中國家,發展加工出口業充分利用廉價勞動資源,藉此將成長率推升到兩位數,甚至創立了一個具體而微而且舉世無雙的世界工廠。

在躊躇滿志之餘,30年前我們乃開始推升幣值,押寶高科技代工業而排斥傳統產業,推高勞動成本,更在爭取選票的巨大誘惑之下,將公共資源不斷投入福利支出,同時寅吃卯糧各項勞保、公保、農保,使財政赤字快速攀高,政治人物除了以公共資源換取選票,更進一步藉鼓吹意識型態,造成族群分裂。

最致命的一擊則來自意識型態操弄,乃致全面鎖國、全力抵制中國崛起所創造的巨大機會,導致企業、資金、人才以腳投票,令台灣單向失血、不斷衰萎,經濟實力直線下降,在周邊國家中備受恥笑。

這樣的「台灣病」,就其直接導因而言,或與荷蘭有所出入,惟其致禍的過程則大體雷同。

荷蘭在1980年代幸遇睿智的領導者,整合勞、資、政三方,達成了各退一步、相互包容的解決方案,化「荷蘭病」為「荷蘭奇蹟」。台灣呢?

就上述錯綜複雜的台灣病因而言,鎖國與兩岸對立,在馬政府手中正在快速化解,被人為推升的勞動成本,也在薪資倒退的大環境中明顯降低,新台幣的幣值隨著日圓大貶的趨勢也有合理的調整。

所餘的主要是二大項:政治人物為一己私利而發動意識型態對立及族群分裂,使任何正向的、健康的政策都荊棘遍地,政治人物不顧後果,一味以加價福利支出來爭奪選票,以及人民依賴保護主義而政府歧視許多產業的心態。

俗云:「不到黃河心不死」,或許正因為台灣尚未到荷蘭一般經濟倒退、失業率高達25%、福利支出占GDP四分之一的地步,政客與選民尚未吃足苦頭,「台灣病」仍抱病未癒。

在任何一個時刻,只要這僅存的執迷全然扭轉,台灣人民才會打開雙眼,忽然發現,緊扼大陸出入門戶的台灣以及這一群敬業樂群、素養高卓人才濟濟的台灣人,正擁有數百年來又一次充分發揮台灣地理優勢、充當大中華地區最民主、法治、自由而且發揮傳統文化達到核心境界的基地,勇敢地張開懷抱、伸出雙手,這裡就是夢寐以求的機會之地。

「台灣病」何日得瘳,機會之地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