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現世因果】斷貪嗔痴,從哪裡下手?

◎斷貪瞋痴,從哪裡下手?

影音/淨空法師     現世報新聞編輯整理/索南玉尊
我們頭一個執著有我,有我就有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就染污了,一切都要為我想,這染污了,心不清淨了。裡面的不清淨是有貪瞋痴慢疑,外面的境界有財色名食睡在誘惑你,貪瞋痴慢疑是內賊,心裡頭的不清淨,跟外頭一勾結,就造業了。這個業決定傷害自己,傷害自己是真的,同時也傷害別人。造作這個業,就變成六道輪迴的果報,輪迴這麼來的。

所以,貪瞋痴不可以有。貪裡面最嚴重的,就是貪的核心是什麼?中心點是什麼?情執,最嚴重的。瞋恚的核心是什麼?是傲慢。愚痴的核心是懷疑。所以,你想斷貪瞋痴,從哪裡下手?從親情上斷貪心,從傲慢上斷瞋恚,從不懷疑就斷愚痴。要找它的核心,從核心上下手就有辦法;
不從核心上,拖泥帶水,永遠斷不掉。
佛教菩薩,那四個字不是我說的,佛說的,誠、敬、謙、和,對我們現在人最管用。我們做人要真誠,決定有好處,沒有壞處。別人欺騙我,我對他真誠,為什麼?他往三惡道走,我到極樂世界去,我們兩個人走的路方向、目標不相同,我不能跟他走。幹不好的事情,現前有果報。障礙正法、障礙善法,現前的果報你細心觀察,做官的官丟掉了,沒有了,他不知道什麼原因;那個發財的人,破產了,財丟掉了

這些事情在現前社會天天都有,不知道發生多少次,你細心觀察你能看得到。不義之財決定不能貪圖,不能要,給你都不能要,不是好東西。要把財富看成毒蛇,毒蛇猛獸,要趕快離開它。你要保護自身的安全,保護自己安全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重要。

善決定有善果,惡決定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是什麼意思?你過去生中修積的有福德,你那個福還沒享完,現在雖然做了很多惡事,我還有餘福,我的福沒享完,福享完了,惡的果報馬上就現前。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三一0集)2013/6/4 檔名:02-040-0310

◎修行修什麼?修戒、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淨空老和尚開示)

佛智眾多,非言能盡,這叫「不可稱」。
跟佛在一起,不問他的時候,他保持一個正常的現相,圓滿覺悟的現相是在定中,你有問他就給你解答,解答完之後他又回歸本位。回歸本位,《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無知是他的本位,起作用「無所不知」。
凡夫,聖人,初住到等覺稱聖,這些菩薩們有疑惑,向佛請教。如果真的疑惑,他是開悟了,小悟、大悟,不知道多少次了,沒有到大徹大悟。大徹大悟,跟佛就相同,沒有到大徹大悟,不一樣,還有很多問題要請教。佛經都是由當機,當機是什麼?他出來請教。當機有兩種,一種是明知故問,為什麼?他自己知道,眾生不知道,他出來向佛請教,佛這一說,眾生明白了,這些沒有開悟的人明白了。這個明白叫解悟,是聽佛說的,聽菩薩說的,聽善知識說的,明白了。不是自己的,就是不是自己悟的,自己悟的有受用,得受用。不是自己悟的,它能幫助你修行。

像我們現在一樣,疑問很多,怎麼辦?佛說這麼多經典,我們在這個裡頭精挑細選,選跟我有緣的,契我這一類根機的。這是佛法在六道眾生這個層次宣揚。依照佛所說的方法去做,那叫修行。修行修什麼?修戒、修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戒的作用大!如果我們不從戒下手,只從經教,解門,有解無行,很會說,說得頭頭是道,一條也沒做到,孝養父母屬於戒,尊敬師長也屬於戒,沒有做到,佛法的利益沒得到。要是真正做到,佛法的利益就得到了,縱然沒有開悟,它能幫助你生天。戒是善,沒有惡,斷惡修善,雖然出不了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裡面很複雜,有善報,二十八層天,善報;有惡報,地獄、餓鬼、畜生。
人道恰在當中,這是一個特別的緣分,完全看緣,如果遇到善緣,他走的是善道;遇到惡緣,走的是惡道。在古代,我們可以說善緣多、惡緣少,人道的環境還不錯。

文摘恭錄自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454集2017/6/3



現世報例子 (未完待續編輯)

一、蔡正元
二、孫道存

◎五濁惡世

宣化上人開示  原文網址

五濁惡世就好像水和土混了,所以這世界是不清淨的。

五濁惡世,就是最不好的一個世界。五濁是(一)劫濁、(二)見濁、(三)煩惱濁、(四)眾生濁、(五)命濁。劫濁,就是這個時代非常不乾淨。見濁,見解非常不乾淨。煩惱濁,人有煩惱,這也是不乾淨。眾生濁,眾生也是不乾淨的。命濁,我們這個命也都是污濁不乾淨的。

《楞嚴經》上說:「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就好像在一盆清水,放上一些砂土,那麼土本來的功能,也就會失去了。土本來的功能是什麼?留礙。土有一種障礙的性質,所以人在上面走,土會托著。如果沒有土,我們就掉到海裏頭去,因為土的底下有水,水來托著泥土;而水底下又是火,有時候火山會爆發,這也都是有一種變化的作用。那麼說水底下是火,這火不會被水熄滅了嗎?因為火太多了,水也熄不滅。你想要知道這種道理,那就要多研究佛法,才能了解。「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土失去本來留礙的功能,水也失去清潔了,所以就叫濁。

(一)劫濁。這五濁惡世就好像水和土混了,所以這個世界是不清的。你說怎麼樣分別不清呢?就拿劫濁這個「劫」──時候,也分不清楚究竟是個什麼時候。以前有一個人問我,什麼叫時候?沒有時候,分不清楚,這就是劫濁。

(二)見濁。你說我們這個見怎麼能分別清楚?也分別不清楚。每一個人的見,你能分開界限嗎?說這個是我的見,那個是你的見。你以那個作為你見的邊際?那麼我見的邊際又是哪一個?沒有。沒有邊際,分別不清,混合在一起了,這是見濁。

(三)煩惱濁。這煩惱濁,大家都煩惱,你有煩惱,我也有煩惱,煩惱和煩惱互相攪和在一起,也是分別不清楚。有人說,我知道我的煩惱是我的煩惱,你的煩惱是你的煩惱,那為什麼你就能把我的煩惱給惹出來?如果那是我的,不應該由你惹出來;你的煩惱如果是你的,也不應該由我令你生煩惱。那麼這樣看起來,煩惱也沒有邊際,也是混濁的。

(四)眾生濁。眾生今生做人,來生就做狗也不一定,再來生做貓也不一定,再來生去做老鼠也不一定,或者再來生就變一隻蟲子,各處爬也不一定,這你怎麼能分別得清楚?眾生和眾生互相合作,開個大公司,也是互相分別不清楚。在這大公司裏,不是你被人家賣了,就是人家被你賣了,互相有來往的關係。這不是濁嗎?這就是眾生濁。

(五)命濁。我們的命運也是混濁的。

所以這五濁說起來,是很複雜的。

◎談「五濁」

原文網址.慈濟

「五濁惡世」, 五濁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所謂「濁」,就如清水中投下塵土,清淨之水即為混濁。

五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劫濁 

「見濁」,以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為體,因為執著五種惡見而濁亂世間,驅使我們造業不斷。

「煩惱濁」則以貪、瞋、癡、慢、疑為體,雖較為鈍拙,但要根本斷治也很不容易,這是我們的根本煩惱,所以稱為煩惱濁。

「眾生濁」是合「見濁」與「煩惱濁」而得之果報。國與國之間各自為政,眾生之間無法和睦,貪瞋癡慢疑以對,彼此的煩惱重重疊疊,就形成眾生濁。現代社會殺、盜、淫、妄層出不窮,這都屬於眾生濁。

「命濁」謂末法時期,人的壽命因煩惱、邪見等惡業增長、熾盛,因而次第短縮。煩惱與邪見是濁之本體,壽命短縮則為所招致之果,故稱命濁。

「劫濁」只是時間,沒有本體,必須憑藉其他四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來作用形成劫濁;因為眾生的污染心太重,身心都不清淨,一起了不善的念頭,就等於造就了不善的根源,在時間與空間中造成天下大亂。

法末劫濁 時時調好自己的心 
我們所居住的五濁世界,包含成劫、住劫、壞劫、空劫四個時期的循環。其中,有情眾生出現於住劫中某一定期,至壞劫之終末期。倫理道德淪喪,是惡業造罪的開始,住劫中人的罪業、煩惱增長,災難也就隨之發生。

我們希望社會和平、天下無災難,唯有「自行道」並「勸人行道」;佛法是救世之光,而其根本就是要救心,所以我們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時時存好念、做好事。
~~~~~~~~~~~~~~~~~~~~~~
◎談惡見

原文網址

1.        小乘佛法或大乘佛法中談十使、指的是十種煩惱,包括五毒(貪、嗔、痴、慢、疑)及惡見(我見、邊見、邪見、戒取見、見取見),十使造成眾生的各種煩惱,稱為十根本煩惱,由此衍生許多煩惱困難。

2.        五毒:貪、嗔、痴、慢、疑又稱五鈍使,出現不是很明顯,比較難以消除。貪、嗔、痴、慢俱生起,是與生俱來、生下來就有,累生累世都有,屬於一種業障。惡見是五利使,在見道位可破除,明顯易見、易消除、屬於知見上的問題。疑及惡見是分別起,與後天的教導有關,例如:有人教才會引起錯誤的知見或看書引起。惡見會影響善業成就及證菩提

3.        我見、執著「我」為實有:

1)把肉體當我,執著肉身為實有,例如:醫生、科學家執肉身為我,「我」是原子、分子湊合而成,人的知覺(像看書)是神經細胞的物理化學作用,沒有神識,把肉體當作我,機械式的看法,無因而生,因為我是父母親的某一種因緣而有,似花的產生,花種子飄到哪就生在哪,死了就沒有,把肉體燒一燒成為灰燼,,又成了原子、分子。

2)把五蘊身(精神身)當作我,五蘊身是過去生累積的名相符號,把會認識各種東西的妄心當成我,把意識心當成我,其實這只是一種妄相。

3) 覺得有本體在,感覺有連續性、主宰、會思考的存在,把第七識看第八識種子的現象看成「我」,所以哲學家說『我思故我在』,把連續、存在、會思考當成我,第八識是過去生的東西、業障的累積,如同第七識不斷在看一本書,人的身口意三業累積形成種子,第七識不斷在看,屬深層的我、潛意識的我。

4)不管是五蘊身、第八識都是過去的陰影,人活在過去的陰影而不是當下的我(真正的我),當下的我即禪宗所講的開悟現性,這才是真我,真我是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即禪宗所講的空性、佛性,此名真我實非真我。

5)人因為執著有我,認為活著才有我,為了「我」不惜打仗、爭奪,因執著肉身的我而去吃喝享樂。而執著五蘊身的我的人死後會去做木乃伊、蓋好的墳墓、立牌位,以保存五蘊身的我,認為如此神識才能活下去,這都是執著所產生的現象;不知人死之後,這一生的五蘊身分解,來生會再組合五蘊身,不知真我是空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知我相如夢幻,執著我相為實有而不得解脫,所以「我見如山」是眾生的最大問題,阻礙解脫的主因。

6)消除我見很困難,我見介於第七識至地八識間的層次,不是業障,比業障嚴重,我見是累世的執著,比習氣更嚴重,可能十地或等覺位才能破除。佛教主張修行時常觀「無我」、「我如夢幻」,應瞭解「肉體我」、「精神我」、「潛意識的我」都不對,真正的我是更深層的、無色無相的、不可言說的空性;但人被三種假我包圍,不知真正的我即禪宗所講的「當下」,才是知覺的來源、覺性的源頭,我見造成很大的障礙,無法從三界解脫。

4. 邊見是由有建立無、由大建立小的相對知見,例如:將物體分成有美、有醜,美建立在醜上,有大有小,完全建立在個人的主觀眼見、耳聞為憑,建立在根塵上,以自己前五官的覺知建立相對的東西,這稱為邊見。有是一邊、無是另一邊,以相對性立場建立知見,若是絕對知見,則不站在相對立場。凡夫以相對性知見建立世間的東西,例如:看見牛有角、沒有看到兔有角,就說兔無角,馬上下結論,由牛有角就說兔無角,這樣會有問題,以眼睛所見建立有無相對的觀念會產生問題,很多東西不是眼睛所見就可建立推測另一東西,佛教稱意識心妄覺、妄推理,這種推測會有問題,例如:一看到牛有角就說兔無角,未必如此,假使基因出問題也許兔會有角,由已知的知見去推理建立其他的東西,這種相對論經常有問題,這是邊見。

5. 以大建立小,由美建立醜,這是世間法施設,不是真相,是人的妄知妄覺,只為了方便做某些事,這是意識心,人的根塵識湊合起來,例如:花漂不漂亮,漂亮是自訂,花長得如何不知(指其塵)?漂不漂亮不知?感受的本源是空性,但其相狀則是諸識,例如:從貓來看此花則未必如此,因為根不同。相對性世間設施不是真實,若把它當作真實,就落入邊見。人說宇宙有多大。宇宙大到無邊,若認為真實,就落入邊見,這是人的意識心的想法。佛菩薩看世間與眾生看世間完全不同,猶如人和螞蟻看世間就不同,執著有無大小,都是邊見,眾生意識心的看法,若執著於此,就是外道知見,佛教徒要有正確的知見,不要把世間法(人的知見)當成實有,意識心的東西都不是真實,若執為實有,就落入邊見。

6. 邪見:範圍大,世尊在楞嚴經開示:不是佛的正知見,所有一切皆是外道知見,在佛與妙覺果位以下的菩薩仍有邪知見,四果阿羅漢仍有外道知見,佛經是奧妙難知,湛深微妙法,空性不可言說,佛的心、覺是甚麼?都不知,世間許多人各自解讀,目前中觀、唯識、如來藏的各種爭論,乃因講的人仍有邪見、未達妙覺果位。當年本師佛依眾生的根器而說不同的法、各種施設,所以說三乘佛法、中觀、唯識等,本師佛知道他所說各種法中的個別差異,但對初地或五地的小菩薩或凡夫可能執著某法才對,所以才會分宗分派,只有自己才對、別人是邪知見,自己才是了義、別人是不了義,所以爭論不斷。佛依根器而說法,沒有甚麼對與不對,把自己執為對,別人都不對,這就是邪見。比較粗的邪見易察知,細微差異要到等覺、妙覺才會知,之前仍會有誤,妙覺、佛以上所說的法才是正知見。

7.見取見:取邪見為知見並且修行,例如:修外道法者以為修天界當作涅槃,把禪定境界初禪、二禪境界當作涅槃來修。

8. 戒取見:把邪戒當作知見並修行,例如:修牛戒(吃草不吃飯,不睡床上的一種苦行)、狗戒。

9. 結論:一般人常犯我見、邊見、邪見,我見是最嚴重的問題,我見如山,不知觀世間、我如夢幻,一切為「我的」利益著想,發不出慈悲心,為了個人利益去爭,應常觀「我、世間如夢幻」、作「無我」觀。邊見:為了世間的事情爭執,據理力爭,不知觀世間的事情如夢幻,別人罵你一句、就執為實有生煩惱。另外,不要有外道的知見,例如:死後要有牌位的設立,才不會沒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