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德國人,內心簡單的生活哲學

德國和你想的不一樣

2016-09-08  作者/Frau Banana  原文網址     ✰推薦書籍: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

去年來到德國生活,也深刻體驗了不同的文化。說真的,相比起來,我們在亞洲/台灣都算是快節奏,德國卻是慢生活。真要慢下來,還真不是一兩天就可以適應。在台灣,我們一天可做好多事,德國一天做好一件大事就好;在台灣,會英文用不著說;在德國,會英文不見得好說。在台灣,生活一切便利,24 小時 7-11 什麼都可搞定;在德國,有便利商店但可不包生活大小事。在台灣,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在德國,還真的是有時候什麼都沒有。

想想自己也在上海異鄉工作過,從來沒有不適應,怎麼來到德國,真有了「生活不適應症」,後來才覺察到,原來自己一直用在上海、台北的想法或做法,套在德國生活,當然很難適用。關鍵是要「放下」:放下自己過去的既定思想,歸零重頭感受歐洲式生活、與學習德國在地文化,生活才會真的漸入佳境。

當我決定放下一切既定成見與習慣,真實了解德國人是怎麼想的以後,內心也比較平衡與能夠接受,事情也開始變得比較輕鬆了!在這分享一些個人經歷到的兩地文化思想差異,以及南轅北轍的生活觀點。
德國禮儀:請記得說「哈囉」,也要記得說「再見」!

一開始在德國生活時,第一件衝擊我的事情就是:德國人怎麼很冷漠,好像沒什麼禮貌?

我去逛家裡附近的小店,回家後等先生下班,他看我喪氣的臉,問起:「你今天怎麼了?」我說:「今天去逛了很多店,但大家似乎都不是很友善!」

他聽了馬上笑笑問我:「你有先跟人家說"Hallo"(德文的哈囉)嗎?」

「沒有!」

「難怪了,我們這裡,進到店裡的人,或朋友聚會後來者,要先對屋內或店裏的人打招呼表示善意喔。」

我頓時恍然大悟:「哇!我們都是等著店員有禮的對客人先說:歡迎光臨耶!」

「那你再試試看,下次你先說哈囉,看會如何?」

過了兩天,我再度前往家附近的幾家店,我進店後我先開口說了:「哈囉!」結果店員們很快的都對我微笑回應 Hallo 或是 Guten Tag(今天好!)

在德國主動說哈囉,像是打開微笑開關似的,第二次就完全體驗到不同的逛店經驗,之後離開店家,就算顧客沒有買東西也沒關係,要自己主動對店員說:「Tschüss !(德文再見的輕鬆說法)」

對於街坊鄰居也是一樣,一聲"Hallo"簡單的問候,常能開啟更多微笑的互動。

在超市結帳也是同樣的道理,是「顧客」先對收銀員說"Hallo",結帳完成後顧客也會很有禮貌的說"Danke Schön!"(德文的感謝)最後要離開收銀員大多都會對你說"Schönen Tag"(祝你有美好的一天!)

從這樣的禮儀概念,也可以看出,在德國的服務人員,姿態不會低人一等。當顧客好好的跟店家或店員問候時,店員也自然對應非常禮貌的服務。在德國,買賣雙方是相對比較平等的關係,這是很好的良性互動。

當然,也有很多德國店員看到客人時會親切主動的打招呼,但若你剛好下次進店裡,看到德國人沒有主動打招呼,別急著誤會德國人不友善、不禮貌或不苟言笑,只要你願意主動微笑打聲招呼,相信你會收到微笑與溫暖的回應的。

德國假日:假日休息第一,人人平等享受家庭日生活

來到商店平日大部分六七點關,假日還不開張的德國,對於我們一直以來享受著「全年無休,24 小時的便利」的消費者來說,肯定一開始是不太習慣的,我一開始就常說:「這個週日來去百貨公司、書店、或 IKEA 逛逛吧,」先生卻笑著兩手攤開,說沒有店開。

現代德國人很重視假日的休息權利。(話說其實當年德國人因為戰後重建,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不眠不休也不為過)。但當現在有了週休的生活,每天認真上班的德國人,假日就真的會好好休息了。多數商店通常週日是絕對不開店的,有些則會在週末營業半天或一天。

一開始覺得不方便,但後來卻慢慢覺得這樣也很好。多數德國人非常重視家庭生活、週日絕對是「家庭日」,要跟家人在一起。而熱愛大自然的德國人,這時候的活動也多以戶外活動為主:全家人騎車、和家人或朋友野餐、到湖邊公園散心等。

德國的連假如聖誕節或新年期間,也會有幾天沒有商家營業,商家不會因為要多賺錢而開店。德國人想法是:「大家都要一起過節。」

當然,週日百貨、商店營業問題,曾被提出討論,最終德國通過法條,限定商家一年只能有四個週日可以開店營業,通常是在像是聖誕節這樣的大連假節慶,則可以在週日多一天營業。可見,德國還是傾向透過法律,保障雇員的休閒生活。至於若是老闆需要假日請員工加班,員工則可以依個人意願決定參與加班與否。

德國工作:「安靜」的環境、「冷靜」的思考、「平靜」的溝通

在歐洲,許多人都說越北方的人越「冷靜」,越南方的人越「熱情」,就好比義大利大叔挺著大肚,說話手不斷高舉手勢直接在街頭像大聲公一樣。地理位置相對偏北的德國,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安靜」,即使連傳統市集,人人排隊整齊,安安靜靜的等店家一對一的服務,朋友來德國玩,看到大排長龍,以為是好吃的名店,我說:「那是因為他們要慢慢的、好好的服務,跟我們的大排長龍特性不同的,」而朋友帶著「亞洲版」的急性子去店家買東西,還催促店家快速結帳,這時候,急性子說話態度可能會嚇到店員,再來店員是不會理會的。

德國人有自己服務的節奏,不會因為別人的催促而改變或打亂。下次來德國的朋友,你可以觀察即使大家排隊井然有序外,也很安靜,不會大呼小叫、大聲聊天、或催促服務人員,在德國學習到的是:「慢下來」然後「安靜」地排隊。

德國的辦公環境更是安靜,因為去年需要辦理結婚申請與依親簽證。入住德國等事宜,需要前往各辦公室:移民局,德國臺北辦事處,結婚辦公室,戶政事務所,財政部門等單位,每個地方跑了很多趟,在現場,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排隊等候的人井然有序,或坐或站,但你會知道哪一位排在前面哪一位在後面。為何可以保持這樣的秩序呢?趕時間的人怎麼辦?情緒激動的人怎麼辦?

原來,德國公家機關有規定:

第一,全場與上班時間禁用手機對話,服務人員和等候的人都是,在辦公環境不能大聲談論自己的私事 。
第二:趕時間的,請自我安排時間,也可以一早七或八點單位開門時就來排隊。
第三:情緒激動的,他們不會因為這樣優先處理,潛規則是你要對作業的人有禮,讓他們專心安靜辦事,才是真的好辦事,至今連先生都沒見過德國人在辦公環境大呼小叫的人。

另外德國人很喜歡「冷靜思考」,這也是為什麼辦公環境要安靜,因為安靜才能專注,上班時間除了禁手機外,也不能上網聊天購物,台灣很多公司同事們,會不會光想到白天無法團購這點就瘋了呢?

德國公家機關公文往返眾多,處理繁瑣冗長,常常被批評。我一開始也曾感覺文件過多也過於繁瑣,讓人不耐煩,但後來卻慢慢體會到,「文件化」,反而是幫助作業人員將步驟簡化、避免日後爭端與爭議的一環。申辦這麼多文件的過程中,承辦員會一條條確認我們是否了解文件含義。我這才發現這些乍看繁瑣的文件,其實是經過一系列思考的過程與系統簡化的作業。

大家多半都有個印象:「德國人是嚴謹的」。我認為正確來說應該是:德國人想法其實很直接也簡單,習慣先慢慢思考什麼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思考後再行動,才是最有效最快的步驟與做法。

德國人覺得除了「冷靜思考」,另外還要能「平靜溝通」,都是對事情的助力。大家會跟我一樣好奇吧!德國人沒有情緒激動的嗎?當然也是有,只是德國人多半會加以克制。

德國有句諺語如此說:「喝湯時,不喝你煮湯時的熱度。」意思是「冷靜了,再說。」在德國,當上班或溝通時遇到情緒激動的人,反而是勸人冷靜後等稍後或明日再商談。整個工作或溝通環境建立的是理性工作與互信合作。這是我看到的大部分德國人的思想與工作態度。這樣的工作或人際關係相對也會增添很多互助關係,我曾在戶政事務所辦事情,幫我處理事情的女士遇到點難題,她同事已下班還是來幫忙解危,處理完後,還擁抱道謝,當下有點驚訝:這樣的工作環境的整體感真的是很輕鬆的啊。德國人習慣將工作與生活切割清楚,不愛增添無謂的麻煩,工作上有情緒時,先讓情緒放一邊,專注做好自己的工作,目的是不要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德國生活:保持寧靜的環境,生活隨時都像靜心的好感覺

德國人真的相當喜歡安靜,也會互相保持尊重他人的「安靜權」。在外你很少看到德國人大呼小叫,坐在大眾運輸工具或火車上,多數人安靜看書或休息,沒有人高聲談天或聊手機,干擾其他旅客。

而不論房屋的裝潢修繕或公共工程需要施工,平日因為大家多半早上上班,因此規定從 7、8 點施工,晚上約 5 點必須停工,週六還有個「安靜時間」,13:00-15:00 的時段,必須停工或避免噪音,以免干擾到需要午休的人。週六可能有些人會要為花園除草、或簡單居家施工,但無論如何都要避過午休時間,而週日就是全天絕對「靜音」,不得施工的狀態。

另外,在我居住的社區中,當有人週末假日要到玻璃環保回收瓶區丟玻璃瓶,只能在週六中午前去指定區丟棄,過了週六中午時段或週日整天是不能丟棄的:因為玻璃破碎聲是會吵到臨近居家假日休息的人。還有,如果要用洗衣機洗衣服,在德國平日得在 22:00 前洗完,太晚或週日都不能洗衣,以免吵到鄰居。要有安靜的環境真的很不容易,而在德國,這是的集體自我約束,共同維持的成果。每個人都從自身做起,大家就可以共享較好的生活品質。

德國思想:生活是不簡單的,但心思要簡單,順應自然的生活哲學

多數德國人的生活態度,就是我們常提到的「簡單生活」。但我覺得核心概念真的是一種「思想要簡單」的態度,這樣的理想生活其實說起來容易,但我相信真要我們亞洲人來做,反而是不簡單也不輕鬆的。我想我們要先學會「放下」汲汲營營的思考方式,生活中沒有過多物慾,凡事簡單不求多,踏實過好每一天,有了簡單生活的思想,才能自然衍生思想後的行為與生活。

另外,德國人也愛透過「花花草草」美化身心,走在德國的城市或社區,你會發現大家都非常喜愛植物與花園,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或大或小,美麗的花園。德國人熱愛大自然,自然也喜歡園藝,「在德國說 Garten(花園),是種動詞狀態」,即是住在城市的家裡,他們還是會在小陽台或窗台外弄些花花草草,假日就去自租的花園過生活,這是一種保持心靈感覺良好的方式。我們常在婆婆的花園幫忙照顧,花園工作真的不容易,但德國人很顯然多是樂在其中的。

在德國,認識許多年長的人或伴侶,許多人都已年過 5、60 歲仍樂在工作。他們向來就不是追求工作的地位與高薪,覺得生活重要的是:「愛、健康、自由」,過好自己的生活,讓自己能盡已所能的做事。

雖然大家都說德國人收入高,其實不然,大多數工作者的薪水,約有一半的錢都用來繳稅了。支付家庭開銷後,所剩的並不多,但仍會精省的讓自己與家人有度假的時間與機會。對生活與生命看待的重點確實不太一樣。

回想在台灣的經驗,似乎約 40 歲後大家就開始先喊老,50 多歲後,若覺得想退休應該要賺很多錢來防老,因此過程中一直給自己退休與金錢的壓力,然後因為一直喊老,讓自己對生活漸漸也沒有了勁,這可能真把自己給喊老了。

但在德國這邊看到的是,德國人年紀大了也沒人天天喊著要退休,而盡可能追求自己真心喜歡或想做的事,當然,這也可以反過來解讀:因為很多人自知生活所需,可能仍需要工作到快 70 歲才退休,所以要能樂在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德式生活就像花園中的花草,生機永遠持續著,沒有因為時間歲月而停下來。常見到很多已經是阿公阿媽年紀的人,還在當空服員、餐廳服務員等。

我們有個朋友 60 出頭,已是快退休的年紀,她喜歡有機的食物和生活方式,整個花園種滿有機植物隨手摘來就可吃,她離開公司的工作後,便轉到有機店去開心地服務更多人。

我的德文老師已 61 歲,是個充滿活力、熱情更樂在教學的老師。多數人都覺得她才 40-50 歲,熱情活力讓她年輕好多歲。

先生的前鄰居原來是個最早進行雷射手術研究的發明家,非常熱愛天象與電器設計、研究,他已 70 多歲早退休了,仍自願到各個中小學校傳授今生所學的知識,和小朋友分享星象學、以及發電裝置的設計與研究。

在德國還有個知名的 80 歲的游泳教練。至今體力仍好、經驗老道地繼續教學工作。生活中經常見到許多年長的伴侶,天天可看到他們牽著手散步著,那是一種充滿著愛、簡單幸福的生活,在德國體悟到:人不是老了,只是年紀大了,只要心不老,生活真的是可以活到老學到老,生命就像是自家花園會有四季的成長,有茂盛也有凋零,當然也有雜草亂生混亂缺乏照料的時刻,但別忘了隨時給自己時間從生活中學習,調整與成長。這就是我體會到,德國人內心簡單的生活哲學。

~~~~~~~~~~~~~~~~~~~~~~~~~~~~~~~~~~~~~~~~~~~~~~~
◎沒有「狼性」的德國人,生活卻是平衡富足的

作者:凱特  原文網址

請放心,這裡要談的與雙 B 轎車無關,也沒有要推薦 R 牌行李箱。


說真的,德國人的口袋很淺。淺到我有時都覺得他們是在過苦行僧的修行生活。絕大多數人,很少外食,謹慎的克制購物慾,我每日上班前在連鎖咖啡店買的一杯卡布奇諾是德國同事口中的奢侈。

曾經聽過一位朋友這樣形容德國人:「德國人太懶,只會抱怨薪水扣稅後錢少了一半,卻不會再去找第二份工作或進行投資理財。」那時的我並沒有反駁,因為身邊的德國人都很安於自己的一份工作,套句大家愛形容的就是很沒有「狼性」,你幾乎可以篤定十年後的他們即便薪水調升了一定的幅度,人生樣貌卻相差無幾,「確實是很乏味的生活」我當時是這麼想的。

然而人生很有意思。你幾十年毫不懷疑的信念,可能在某一個人生轉折就徹底改變,而且改變的絲毫不勉強。

前年的這個時候,我高齡 14 的愛犬哈帝病了,幾經衡量下我向學校遞了辭呈, 想全心照顧她。從二月到五月,五月到七月,辭呈總共遞了 3 次才走人,這期間我的德國老闆一再慰留我,也具體幫我加薪想讓我留下。我記得最後她想不到任何辦法了,突然對我說「Kate 妳把狗狗帶來幼兒園上班吧!這樣好不好?」當下聽到的那刻,我以為她在開玩笑,但那認真的表情讓我感受到她的誠懇,不是鬧著我玩。(註:哈帝是 siberian husky,對幼兒園學齡 2~3 歲是相對大的狗)

無論是誰,身為一個人,在一路延伸的人生旅途中,都一直在累積不同的角色。 你可能是爸媽的掌上明珠,職場上的主管,另一半的老婆,家中小孩的媽媽,還有姐妹淘們最好的朋友。

在台灣,同時背負這麼多身份似乎是很耗損心力的事情,大多時候工作上的角色能不出差錯已經感到幸運,最讓人腿軟的莫過於媽媽/太太/女兒/朋友的角色重疊上演大亂鬥。想衝刺事業擔心當不了好媽媽,想和好姐妹出國旅行怕老公不放人,想多陪陪爸媽但是抽不了時間回家。認真追究起來,每一天都忙得焦頭爛額,每個角色也都扮演的不上不下。

然而在德國,可以擁有許多重疊的身份,卻是一項恩賜。我相信,在我德國老闆的眼裡,我雖然是她的員工,但那也只是我之一的人生角色,我同時也是哈帝的主人,就必須對她負起責任。所謂的 work-life Balance 德式生活,就是沒有一個人生角色應該被犧牲。駑鈍如我,也開始慢慢明白,德國人的生活一點都不匱乏,他們的生活之富足,來自生命的廣度,他們不會為了迎合他人定義的成功,而埋首工作犧牲私人生活,不會因為結婚了,就取消和知心好友每年度的男人之旅/女人之旅,就算角色變成了媽媽,我身邊也有德國同事決定把小孩帶去辦公室上班的例子。所有人生角色似乎都相當程度的和平共處著,每個角色所提供的不同能量也同時加乘了快樂。沒有人去遙想十年後終於達陣的成功人生,因為每一天,他們都在具體實現心中理想的富足生活。

我承認,台灣職場環境很多時候由不得人任性。但即便如此,人多少還是有所選擇的。在台灣我一位幾十年的老朋友,打滾廣告圈十多年,晉身一線主管後擁有相當優渥的年收入,去年回台灣碰面時她卻跟我說她辭了職,想要讓生活腳步緩一緩,開心地說她已開始著手籌備她長久鍾愛的花藝設計工作,我突然覺得她整個人又活了過來,不是凌晨一點還在挑燈夜戰瘦成枯骨的廣告工作者,未來的日子想必多更有挑戰,但那樣專注在自己鍾愛的事物,不給利益捆綁靈魂的她,我覺得好迷人。

德式生活的富足,來自靈魂的絕對自由,在陽光下擁抱自己每個人生角色。認真工作,卻不賣命工作。因為,對生活沒有熱情,分秒都在計較利益得失的人生,才真叫人乏味。




◎租屋取代買房,為何只有德國辦得到?
2015-05-26  作者:黃嬿  原文網址

很多人喜歡屯房養老,房子愈多愈有安全感,但近年房價薪資漲幅不同調,買房自住都有困難,遑論買好幾棟。其實近年熱錢炒房風氣盛,許多國家都舉德國為例,鼓勵租屋,但是要打破房產迷思不是喊口號就行,德國的住房政策其實在戰後就開始奠定。

-戰後重建,政策衝蓋房

德國的房屋擁有率是 43%,在已開發國家中排名最低,這是戰後德國重建時政策實施的結果。1945 年五月德國投降之際,德國境內有 20% 的房子成瓦礫,225 戶房子消失,200 萬戶毀損,1946 年統計當時西德短缺的房屋數量為 440 萬戶。

當然房屋只是戰後德國亟待重建的項目之一,經濟停擺、零融資、貨幣成壁紙,如果要讓德國人有地方住,唯一能使得上力的是政府政策。

-德國房屋政策:要使所有人都受益
當時在失業率極高的情況下,還要避免激進份子與共產黨趁虛而入。當時德國第一任房屋部長就提到,歐洲共產黨選民的數量與住房率成反比,意思是人民有地方住,有工作可以做,共產黨勢力就難以壯大。就是在這樣的政治性擔憂下,西德開始設計房屋政策,盡其所能讓所有德國人都能受益。

西德在 1949 年成立之後,首次推出房屋法,鼓勵建商蓋房,但前提是房屋的配件、大小、租金都要適用於最廣泛的大眾。在政府直接補助、慷慨的稅收豁免下,政策奏效。1962 年短缺的房屋數量減少到 65.8 萬戶。

-政策不鼓勵買房,抑制炒房風氣

但德國大部分的新房都供出租,原因是銀行對房屋貸款非常嚴格,且頭期款門檻太高,使得潛在的買家不多,很少德國人可以一次拿出這麼多錢。且德國法律限制租金漲幅三年內不得超過 15%,還有,德國不讓房屋貸款抵稅。

一來一往之下,加上穩定的出租房供給,以及德國房價漲幅非常慢,使得德國房屋租金漲不起來。報導指出,買房動機如果是建立在房租上漲的市場,那麼房租停滯即可抑制買房心裡。

-英國限制過頭,公共住宅品質低下

然戰後有住房短缺問題的不只德國,英國政府也花了一大筆錢鼓勵蓋房,但英國房屋擁有率達 66%,比德國高很多,租屋風氣並不興盛。

經濟學家認為,德國在私人投資與政府政策之間取的了更好的平衡,像英國政府也補助蓋房,但最後只有公部門、地方政府,與非營利開發商符合標準,扼殺了私人企業進入租屋市場的空間。

報導指出,英國對公共住宅建商實行嚴格的租屋與建築成本限制,卻犧牲了房屋品質,英國人都認為,只要是公部門蓋的房子,都變成是窮人住的。反觀德國鬆綁租屋規範的時間比其他國家都早。

-軟硬兼施,德國住房滿意度達 93%

德國公共政策的角色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由市場,與政府嚴格介入手段之間取得平衡,且德國住房鐵律成功避開如蝗蟲一樣的資金熱潮,因為相較其他國家,德國房地產市場對這些投資人而言一點都沒有吸引力。

高品質公共住宅、低租金的環境,使德國人對住房政策滿意度很高。OECD 調查,超過 93% 的德國居民滿意現在的住房狀況,房屋擁有率高的國家都不見得有這麼高的滿意度。
~~~~~~~~~~~~~~~~~

◎日本房子1000萬戶空屋

2017-02-06  作者/劉黎兒  原文網址

日本過去也是「有土斯有財」想法,但經歷過90年代泡沫崩潰,乃至最近空屋近乎1千萬戶的現實,逐漸知道得放棄「不動產=財產」幻想,拚命買房的人最易淪落底層,擁有房子反而是成為「下流老人」的捷徑,老房子賣不掉,也租不出去,真的是「負動產」無誤!

原本日本土地房產神話大破滅一次過,沒人囤房;但安倍經濟學搞出負利率,讓許多人擔憂錢無法保值,買房子安心,但現在日本房地產鑑定業界頂尖專家都斷言說「買房就是淪為下流老人的第一步」,日本沒有任何利多材料,房價絕不會上漲,最可怕的是想賣根本沒人買,也沒人租。

日本今年一開年,兩大最具權威的財經周刊《東洋經濟》、《鑽石》不約而同地做了封面專刊,提醒這個事實,房子是無窮的煩惱種子、是不良債權。
日本人口不斷減少,去年出生嬰兒不到100萬人;許多人原以為人口減少是地方問題,沒想到東京都都心或近郊,人口也減少;因為媒體報導空屋暴增,仔細一看,附近走到哪裡都有空屋,大為震驚,氣氛跟自己當初買房時大為不同,開始擔心起來,因為空屋會釀出縱火等治安惡化問題。

日本現在每7戶就有1戶空屋,多達820萬戶,這還是2013年的調查,現在至少1千萬戶;根據野村總合研究所預測,2033年空屋將達2167萬戶,是2013年的2.6倍,空屋率達30.4%,每3戶就有1戶,非常恐怖。
專家稱此為「海綿化現象」,離東京電車車程1小時的近郊,如埼玉縣西南部等的住宅社區,過去是熱門通勤圈,不少40年老舊公寓遭棄置,空屋草長到2樓高,宛如叢林,枯枝枯葉堆積如山,野草茂密而遮蓋了拋棄的廢車,或傾倒樹幹跟空屋一起回歸自然,看不出門在哪裡。
類此日本高經濟成長期蓋的房子,不計其數,逐漸空屋化,賤價求售但沒人買;不僅郊區如此,東京都心高齡化嚴重的如豐島區、葛飾區等也一樣,有安全之虞的,區公所還強制拆掉。

空屋太多,不僅容易遭竊,附近商店相繼關門,生活不方便;公寓大廈除了少數地區外,已建2、30年則掉價到新屋價3分之1以下;隨著老朽化,修繕費越來越高,退休族負擔不起,若還沒付清房貸,真會淪為溫飽都難的下流老人;日本新屋信仰嚴重,買的瞬間就掉價1成,獨棟洋房更是20年就不值一文,許多子女放棄繼承,擔心遭縱火,觸犯公共危險罪,得花幾百萬日圓拆屋費來化為空地,真是「負動產(日文跟「不動產」同音)」!

房子不可能漲,賣不出去也租不出去,維持成本及折舊高,即使現金保值不易,但千萬別去買房,人口不斷減少,沒人住房,東京其實最糟;奧運後人口大減,這些年供應過剩,加上東京高齡化最為嚴重,年輕人沒醫院等可用,不會想住東京,2021年起東京房價將再暴跌。

專家指出,若真要促進房地產景氣應鼓勵租房,而非買房住,租屋才需要大量房屋,買房則1家1戶,租房則1家需要1.5戶,修繕需要也是租屋較多,日本年輕人也漸朝租賃主義走;因此房產業者最好別老要人買房,害人卻不利己,日本如此,台灣何嘗不是!

~~~
◎梅克爾人道精神贏掌聲,但背後盤算的是經濟
2015-09-09 作者/黃嬿 原文網址

二戰後最大難民潮成為歐洲各國最棘手的問題,德國大方收容難民,迎來國際喝采,一洗德國二戰之罪,而英國一開始拒收立刻遭到撻伐,卡麥隆在聯合國的發言還遭來噓聲。然而,人道主義之外,各國算盤也打的精,英國不收難民也跟自身經濟考量有關。

《商業內幕》 (Business Insider) 報導,英國一開始拒絕難民,後來在公民與政治壓力下退讓,承諾會在五年之內接納兩萬名難民,許多人指責英國只願意收兩萬人,是因為成本考量,但是真正的問題其實是人口結構。

德國是嚴重的高齡化社會,極度缺工下,年輕的難民正好可以補足這個問題,但相對英國的人口問題沒有這麼棘手。《BBC》 記者 Robert Peston 在其部落格發文指出,英國的人口成長快速,但德國卻是逐年下降。

此外,年輕人養老年人的撫養率,德國成長速度也比英國快很多。根據歐盟委員會的人口老化報告,2013 年到 2060 年的勞動力供給,預期英國可成長,但德國是萎縮。

現在 8,100 萬的德國人口,到 2060 年會下降到 7,100 萬,而土地面積小很多的英國,將會成為歐盟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從現在的 6,400 萬人成長到 8,000 萬人,而德國的撫養率從 32% 成長到 59%,表示一點多個納稅的年輕德國人就要撫養兩個退休老人。英國則從 27% 上升到 43%。

對德國而言,收容難民是有經濟上的考量,繳稅的難民可以幫助支持這個老化的國家。英國《每日電訊報》也報導,德國、義大利等西歐國家出生率明顯降低,不僅有人口老化問題,且也沒有足夠的年輕勞動力,接受年輕的移民不只是出於同情心,同時也符合經濟邏輯。

報導強調,英國情況不同,英國目前處於人口成長階段,學校爆滿,特別是在倫敦,且教育需求一直在成長,光是去年一年首都的人口就增加 12 萬人。

德國缺工問題有多嚴重,報導指出,德國目前 4.7% 失業率是東西德合併以來最低,但是德國雇主聯合會調查德國仍然缺少 14 萬名工程師、程式設計師、技師。醫療與休閒業也缺乏符合條件的工作者,而德國各產業 4 萬個職訓名額年年都招不滿。

預期 2020 年,德國將短少 180 萬名合格工作者,如果甚麼事情都沒做,2040 年將達到 390 萬人。目前已經有許多德國企業打開大門接納難民,像是在德國南方的奧格斯堡地區,當地工藝品商會就雇用跨文化顧問來特別處理這個問題,今年已經成功安置 63 名年輕難民做職訓。

德國雇主聯合會也在推動政府進行工作法令鬆綁,企業們需要得到政府承諾,即他們訓練完的難民不會哪一天又被遣送回國。現在德國還有一項規定是,企業在雇用難民或尋求庇護者之前,必須先提出找不到德國員工的證明,目前勞動部想要盡快把這項規定取消。

企業還有另一項要求是盡快評估難民的專業與教育程度,並花錢讓他們學德文。德國勞動部也已經在七月底放寬難民到企業實習的條件。

《華爾街日報》今日報導也指出,德國不只是接納難民,他們根本就需要難民。《BBC》記者就直言,德國是從難民當中挑選那些有進取心與主動性的人,對經濟幫助最大,負擔最低的一群,而英國卡麥隆則是到敘利亞難民營去迎接老弱殘兵到英國,展現人道主義,但負擔的成本卻最大。

-A look at Europe's population helps explain why Britain and Germany are divided over the refugee crisis
-German industries have an economic case to welcome refugees
-Why Germany needs migrants more than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