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由德川家康見人生

由德川家康見人生

文章作者/羅振瑜

過分揣測別人的想法,就會失去自己的立場。~德川家康

很多察言觀色的高手,他們這個本領是小時候練出來的。他們父母的情緒難以捉摸,而且還比較嚴厲,這導致孩子們會盡最大努力去猜測父母的想法,因為這樣才可以令自己更少受傷或更加安全。
  
顯然,當孩子們這樣做時,他們是在圍繞著父母轉。那麼,當他們長大以後,繼續在別人身上發揮自己察言觀色的卓越本領時,難道不是跟父母一樣的嗎?
  
16世紀和17世紀初是日本的戰國時代,開始有幾十個諸侯國不斷爭戰,但在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前赴後繼的努力下最終統一日本。
  
這三人中,織田信長行事天馬行空,總以出人意料的手法擊敗對手,只是性格過於暴躁,導致屬下明智光秀反叛而斃命;豐臣秀吉也是織田信長屬下,極擅長籠絡人心,討伐了明智光秀後並迅速統一了日本,但侵略朝鮮失敗鬱鬱而終。

德川家康則是一方諸侯,與織田信長是鄰居,以忍耐著稱,先後與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合作,豐臣秀吉死後,他化解了各方分裂的勢力而最終創辦了德川幕府,給日本帶來二百多年的和平。


下面從解讀這段歷史中來認識“立場”。
  
堅定立場 以不變應萬變
  
豐臣秀吉可以說是察言觀色的絕頂高手,而這正是他籠絡人心的基礎,但最欽佩的還是德川家康的一句話:
  
過分揣測別人的想法,就會失去自己的立場。
  
這句話是德川家康說給他的屬下的,當時,他與豐臣秀吉的關係很微妙,他的屬下紛紛猜測豐臣秀吉的想法,試圖以此找出應對之策,但德川家康警告他們,重要的不是去揣測別人,而是明白自己的立場,一旦明白自己的立場,並確信自己的立場順應了天下大勢,那麼就不必太追隨對方的立場,而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了。

  
覺察別人的心思,是一個政治領袖和軍事領袖所必不可少的素質,這樣才可以知己知彼。不過,如果習慣性地覺察別人的心思,而忘記了自己的立場,那麼就很容易無形中被對方牽著走了。
  
德川家康和豐臣秀吉之間的唯一一次軍事衝突及其後的處理方式充分顯示了兩人風格的不同。當時,豐臣秀吉率數万大軍來攻擊德川方,企圖在氣勢上壓倒對方。相反,德川家康只是率領約萬餘人馬搶先佔領了一個關鍵的山頭,然後駐紮在那裡,任憑豐臣方怎麼引誘或侮辱就是不出戰。
  
最後,豐臣秀吉按捺不住,答應了一個屬下率一支重兵去偷襲德川家康的老巢,但被德川家康識破而遭到德川方的前後夾擊,幾乎全軍覆沒。期間,據說德川家康還有比較大的機會,可以擊敗甚至殺死豐臣秀吉,但德川家康卻主動撤退了。德川方的重臣質疑主公的做法時,德川家康回答說,他不想殺死豐臣秀吉,他甚至都不想與豐臣秀吉為敵,但他也要讓豐臣秀吉知道,他不是也不想做豐臣秀吉的屬下,他想在這個基礎上和豐臣秀吉合作。
  
經過這一番較量,豐臣秀吉明白了德川家康的心思,而兩人最終也達成了和解。和解後,德川家康表現得對豐臣秀吉極為忠誠,也獲得了豐臣秀吉的尊重和信任。
  
這段戲劇性的歷史故事中,豐臣秀吉的立場和心思一直有點飄忽不定,而德川家康的立場和心思一直很堅定很踏實,所以最終導致了一個結果:儘管豐臣秀吉佔據明顯優勢,但他卻好像一直是被德川家康牽著鼻子走。
  
這是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個人風格所決定的。本來,豐臣秀吉的目標應該是很簡單的,他就是要統一日本,任何阻擋他的人都要被他強大的軍事力量和高明的謀略擊敗或壓服,相反,德川家康的目標很複雜,他既要擊敗豐臣秀吉,又不想與他為敵,這種分寸似很難把握。但是,因為德川家康堅守自己的立場,他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麼,所以可以做看似複雜矛盾而其實很清晰的事情,倒是豐臣秀吉太喜歡揣測對方心思,而令自己一直被德川家康牽著鼻子走。
  
當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做時,檢視自己的立場是很重要的。
  
不過,立場有高下之分。譬如德川家康,他與織田信長為敵時,毫不留情地殺死了織田的大將,但當與織田信長合作後,又總是傾其所有去幫助織田對抗強敵。同樣的,當他與豐臣秀吉對抗時,令豐臣秀吉非常狼狽,而一旦開始後豐臣秀吉合作,他表現得彷彿是全心全意沒有一點保留。
  
他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一些小說家的描繪是,德川家康並不認為自己是在向織田信長或豐臣秀吉個人表達臣服,他臣服的是天下大勢,因為日本分裂已久,戰事太頻,全日本渴望統一和安寧,這就是天下大勢,而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則代表著這個趨勢,所以他和他們合作。這樣想的話,德川家康內心的衝突會很低,因為臣服於某個人就意味著低這個人一等,而每個人都有很強的比較心試圖壓過別人,於是會對那個人心懷不滿,並企圖取而代之,相應的,這也會引起這個人的警惕。
  
但假若自己臣服的是一個更大的力量,這種比較心就會輕很多,合作起來就容易多了。
  
如果立場太低,就容易導致外在衝突,而這也會引起內在衝突,於是自己立場也會飄搖起來。譬如,很多人在工作中太在乎自己的利益,如果這時還堅守自己的立場,那別人勢必會有意見,於是衝突起來,而他也就很難在事實上堅守自己的立場了。
  
與其猜測別人,不如關照自己
  
明朝哲學家王陽明也是著名的軍事家,從未有過敗績的他用八個字概括自己的軍事思想的精華——“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意思是,他的心是空的,而對方或大形勢一旦有什麼動向,他可以瞬間覺察到對方的漏洞,隨即作出決定,而這決定總是最好的決定。
  
要做到“此心不動”是非常不容易的,這要求自己心無雜念,否則,心一動的話,在別人身上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心動,而不是對方的真相了。
  
這一點,在日本戰國時代的另一場著名戰役中演繹得非常經典。當時,被譽為日本第一兵法家的武田信玄率4万精兵繞道德川家康領地去攻擊織田信長,而德川家康能出動的兵力只有數千,武田信玄斷定德川家康不會自不量力來阻擋自己的行動,孰料德川家康竟然不顧一切來阻擋自己,儘管他在這次會戰中輕鬆擊潰了德川家康的部隊,但最後他的宏大進軍還是終止於德川方的一座小城,而他也在這座小城投降前一刻神秘病發,最後死在撤退的路上,而日本的整體實力也因而發生改變,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的盟軍開始佔據明顯優勢。
  
很多人努力修煉自己的謀略或技巧,目的是為了解別人、掌握別人並利用別人,那麼,專門研究人的行為的心理學看起來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了。看起來,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但當這樣做時,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自己。如果自己心中充滿種種妄念,那麼無論我們掌握多少謀略或技巧,在使用這些東西時都會事倍功半。
  
所以,無論是在家庭等親密關係中,還是在企業和社會中,將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監視自己的立場都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此外,我們將焦點集中在別人身上時,還會給對方製造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男人會說,他的幸福在於找到一個什麼樣的女人;女人會說,她的幸福在於某個男人是否關注她;媽媽會說,孩子好好學習,她就快樂;孩子會說,如果父母給他愛與認可,他就會感到幸福……
  
這些想法都藏著一個共同的含義:我的人生不是我負責,而是另外的人負責的。這自然就給了對方很大壓力。
  
而且,無數人的這種想法如此堅定,以至於當別人不符合他們的期望時,他們總會理直氣壯地指責別人:是你讓我不幸!
  
但是,除非我們將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否則我們的人生就總是彷彿生活在虛空中。

~~~~~~~~~~~~~~~~~
(很多人整天沉浸在陰謀論,就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無論是共濟會陰謀、羅斯契爾陰謀、美國陰謀還是任何陰謀都一樣。當你真的清楚自己要的戰略目標,你根本不用去估算與你合作的人值不值得相信。

因為當與他合作會達成這個目標時,你們就結合。當合作會偏離這個目標時,你們就分開。太過執著於對方值不值得相信反而會迷失自己。 / 彭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