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0 來源/華爾街日報 原文網址
當下最為重要的經濟事件是美元的不斷上漲,影響好壞不一。如果全球各大央行能夠在當前貨幣政策環境下掌好舵,那麼我們是可以對美元上漲帶來的好處抱有更多信心的。
與美元上漲幅度同樣令人側目的是其上漲速度:自從去年6月底以來,美元兌歐元已上漲了13%,美元兌日圓已上漲了約15%。在全球金融危機恐慌下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目前正在重新回到經濟情況相對不錯的美國。
從某些方面來說,美元上漲對美國經濟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標志著美元從布什(Bush)與奧巴馬(Obama)時代的低迷走勢中復蘇過來,令人想起20世紀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的強勢美元年代。這兩個強勢美元時期都伴隨著通貨膨脹下降、利率下滑、投資資金流入美國以及經濟繁榮,在這種時期同樣令人注意的還有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以石油為例,由於美元大幅上漲,石油價格曾在1998年一度接近每桶10美元水平。克林頓(Bill Clinton)當年之所以未被彈劾也是建立在汽油價格僅為89美分/加侖這個背景之上。
盡管油價跌幅相似,但是此輪美元上漲對於油價下跌的帶動作用超出了人們以往理解的程度。油價目前已跌至每桶50美元,而在去年7月份其價格還位於112美元。在美國多數地區,汽油價格已經下降了逾1美元/加侖。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因為他們將稅後收入用於購買能源的比重下降。
在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我們更希望看到強勢且穩定的美元,而非下跌的美元。但是注意這裡使用的是“穩定”一詞。正如諾貝爾獲獎者芒德爾(Robert Mundell)告訴我們的,匯率波動是有成本的。美元目前這種快速、大幅的變動有可能會給經濟帶來沖擊。
匯率震盪的一個後果就是新興市場將出現20世紀9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資金外流。能源和大宗商品相關股票和債券也將受到沖擊,部分企業可能損失慘重。美國農業區和產油區也將受到影響。雖然這只是長期繁榮之後的挫折,但槓桿水平過高的企業和投資者的日子將不好過。得克薩斯州和其他石油資源豐富的州現在應當調整預算。
讀者或許會回想起上世紀90年代的亞洲貨幣危機、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倒閉、以及盧布第一次大幅貶值。物價迅速波動之際常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上世紀90年代,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美聯儲)有能力、也的確通過降息幫助經濟適應了上述沖擊,但如今短期利率已經處於接近零的水平,美聯儲已經沒有這樣的操作空間。
可能市場人氣喜憂參半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元漲勢主要源於其他國家經濟疲軟,而非美國經濟強勁。全球經濟大幅放緩,日本、法國和俄羅斯陷入衰退,中國經濟在調整之前不良投資的過程中減速,歐洲整體幾乎沒有增長。
日本和歐洲積極追求本幣貶值,也刺激了美元漲勢。日本和歐洲此舉是為了幫助出口商利用美國經濟加速增長前景的機會。對歐洲和日本而言,貨幣政策已經成為供應面經濟改革的默認替代方案。
但正如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和日本央行推出疲弱日圓政策以來日本的情況所顯示出的,貨幣貶值可能有助於一些出口企業,但無法刺激國內競爭和需求。對歐洲央行及其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來說,貨幣貶值的效果不太可能比日本好太多。
與此同時,美聯儲開始釋放出可能採取相反方向貨幣政策的信號,在六年多以來首次擺脫“零利率下限”(zero-bound)。央行之間缺乏協調會助漲匯率的波動,因為每個國家都尋求自己眼中的經濟利益,而不管會對其他國家產生怎樣的影響。
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威廉斯(John Williams)周一表示,強勢美元意味著美聯儲加息或開始縮減4.5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規模的緊迫性降低,此話震動了外匯交易員。但如果延遲加息或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則金融市場因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而出現的失真有加劇的風險,特別是如果美國的經濟增長加速的話。而去年頗為諷刺的是,就在美聯儲結束購債計劃的同時,美國的經濟增長加速。
最大的危險將是美元過度升值,就像20世紀90年代可能出現的情況一樣。美元過度升值可能在國內外造成大得多的破壞,特別是在大宗商品經濟體,包括對美國能源熱潮的沖擊。隨著美國企業遭遇來自日本和歐洲的競爭,就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共和黨試圖通過開放貿易的立法之際,保護主義壓力可能上升。
所有這一切都提醒我們,在貨幣問題上沒有自由市場,因為貨幣的供應是由央行控制的。主要央行的官員需要像關注國家經濟一樣關注匯率波動。如果美元不僅走強而且是穩定的,將對全世界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