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從55分到61分,得一個吻。這看似荒誕不經的故事,却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許多人看來,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經地義,后者進步了得吻是理所當然。
我們常說,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現實生活中,應當說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裡,去度量不同的人,就會出現不同的结果。我們習慣了媽媽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總是準時吃到可口的飯菜,可當有一天,我們回家面對着乾鍋冷灶的時候,却首先想到的是無飯可吃,沮喪之餘,面露愠色,甚至開口責備,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連燒口開水的力氣也没有了;而我們的爸爸偶爾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麵,却能讓一家人感到萬分知足。慣性,使我们的尺子變得富有彈性,却無法丈量出愛的深遠。每個單位都良莠不齊,有幹的有看的,也有搗亂的,總有一些秃子混在和尚之中濫竽充數。奇怪的是幹的永遠在幹,看的一直在看,而幹得越多失誤也越多,得到的批評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爾偷機取巧做做樣子,就會名利雙收。
甚至那些搗亂的,變得乖巧一些,就會讓領導和一席眾人皆大歡喜,心满意足。惰性,使我們的尺子帶了偏見,就再也無法凝聚眾人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