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9 作者/黃齊元 原文網址
當我抵達北京國際機場時,時間已經相當晚,航空公司的隊伍排得很長,我倒吸一口氣,幸好今天是坐商務艙。
黃齊元 |
排隊的時候,一直感覺右邊有個人在看我,轉過頭去,竟是老朋友熟悉的臉孔和爽朗的笑聲。
「哈哈,我一直在觀察你,你還是沒有變,總是那麼匆忙,人上了年紀,節奏要放慢點比較好。」
我的朋友是位成功的企業家,他搬到北京應該已超過一年了吧。
「最近如何?」我隨口問了他一句。
「好的不得了,待會到休息室我再慢慢告訴你。」
坦白說,這不是我預期的答案。當然這只是普通的寒暄,但如果在台灣,你大概會聽到「還不就是老樣子」,或是「糟糕透了」,頂多是「還過得去」,但不會像他,笑的眼睛瞇成一條線。
「項目很多,多到做不完,1年前我和太太達成協議,請她同意我到北京來,在台灣真的沒有什麼事可以做,你也知道,我那幾個投資都已經上軌道了。」
我的朋友相當靈活,人際關係又好,懂得利用大陸的「惠台政策」,整合資源與人脈。
「你一定要拿台灣最好的東西,才能和北京打交道。這幾個案子搞完,五年後我就可以退休了。」
「黃總,你相當有才氣,既有能力,又有理想,我沒有像你想的那麼遠,只是抓住機會就跟,但我給你一個建議,你應該重新分配你的時間,這裡一定要多一些。」
他講到了重點,給我的心帶來一陣刺痛,我無言以對。過去2年,我花了很多時間搭建兩岸的橋樑,但成效不彰,很多事情花了3倍的力氣,卻只有三分之一的成效。
1年以前,兩岸領導人還宣稱中國大陸和台灣正處於有史以來最佳關係,但一場學運卻證明這只是「國王的新衣」。與其說這是服貿所造成的,其實反映了兩岸經濟早已不在同一個級別,台灣是落後者。
所謂的貧富問題不只在台灣境內,拉高到兩岸角度來看一樣真實。許多台灣產業沒有適時轉型,陷入危機,前景黯淡。
我不禁想起此行遇見的一位老同事。這次由於幾個會議臨時取消,我就改見一些平常很少見到的人。他到大陸已將近10年,這幾年都在北京,在一家企業擔任重要的管理職務,經常到全國各地出差。
「我剛來大陸時,每個人都在笑我,說我是否頭殼壞掉了。但我覺得自己還年輕,這是我沒有做過的事情,所以決定出來闖一闖。」
「現在大家都很羨慕我,問我如何找到這麼好的工作,其實我只是卡位早而已。我正在幫集團招募人才,有許多台灣二、三十年經驗的總經理人前來應徵,他們都想找團隊帶槍投靠。」
我問他是否還常回台灣,他搖搖頭。
「回去幹嘛?我全家都搬過來了,台灣和我關係真的不大。」
當天下午我又見了另外一位台灣女士,應該說是美籍華人,她先生在北京從事服務業,相當成功,我拜訪她的目的是想探討兩岸有沒有什麼合作機會。
「黃總,我和你直說,真的不多,我們在這邊生意太好做,人手都不夠。我們現在業務都是針對『主流中國』客戶。」
聽了她的話,我才想起我已經離開大公司很久了,和所謂的「mainstream」更是漸行漸遠,台灣和中國、世界的關係可能也是如此。
對於這些身處大陸,和台灣逐漸脫節的菁英,我有很深的感觸。我最近和其中一位有激烈的爭辯,他移民上海已有十多年,我說:「身為台灣人,難道你們不想為台灣做一點事嗎?就是因為你們這些優秀人才出走,台灣的境遇才會越來越糟。」
「CY, Let's face it,台灣的命運早在20年台商來大陸投資時就決定了,與我無關。假如我當年沒有出來,我現在會在做什麼?你能給我一個工作嗎?不只是我,我的小孩可能也會在街頭抗爭。」
我無法challenge他,他以前的公司現在已不存在了。
有一點可以確定,台灣人才外流的趨勢,現在只是開始。20年前,大量台灣錢財投資大陸,未來將改成人才和知識財。
有沒有什麼因素可以逆轉這個現象?有!中國生產製造環境日益艱困加上越南排華暴動,導致台商大舉回流。但回來的多半是低附加價值人力,那些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科技業人才,還是不斷前進中國。
換個角度來看,越南事件從長期來說不是一件壞事,喚醒台灣人民不能再無止盡的追求廉價製造。我們還能到哪裡去?有人說可能只剩下北韓。
重點是學習做新的事情,或是以新方式做原來的工作,電子業要轉型醫療器材,製造業要轉進服務業。全球最大自行車業者巨大最近跨入「時尚」和「旅遊」產業,因為腳踏車已變成時尚運動,而越來越多人也用這個方式休閒觀光。
「Mobility」(移動性)將成為台灣人的特色,台灣、中國、世界是我們3個面向,擁抱中國放棄台灣,深耕台灣拒絕世界,這樣的故事怎麼說都不完整。
當飛機快要降落桃園機場的時候,看著窗外的燈光,我不禁想,台灣是什麼?豐沃的土地?貧脊的土地?希望的土地?還是空虛的土地?
對於那些放棄台灣的朋友我感到遺憾,對於那些愛台灣卻無法理性找出方案的人我感到無奈,對於缺乏願景和行動力的政府我感到生氣。
Stay hungry, stay alive.
We deserve a better Taiwan 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