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錯時代,再怎麼努力也是枉然」?──我們除了憤怒和厭世,還能怎麼過好這一生?
2018/04/25 作者:劉庭安 原文網址
首先,我想先來聊聊「厭世代」是如何生成的
一般的認知裡,「厭世代」指的是 1990 年代後出生的年輕人,或者把標準放寬點,1985 年後出生的也算。
「厭世代」出生在台灣經濟的頂點,經歷過 90 年代台灣經濟的黃金期尾端──但出了社會後面對的,卻是一年差過一年的大環境成長停滯,甚至衰退。
反觀「厭世代」的父母,也就是 1960─1970 年代出生的這批人,可說是台灣最幸運的一代:他們相較於篳路藍縷的再上一代,生活環境好的多,有條件受較好的教育。出社會後又正趕上一波經濟狂飆、外資入台設廠、消費性電子爆發、大陸市場開放這幾個時代紅利。真的可以說是氣運加身、一路開掛的「幸運世代」。
厭世代的父母輩們,只要腦子靈光外加勤奮工作,大概都能享受到台灣經濟整體上漲的時代紅利,過著比更上一代更富裕的日子。這一輩中大量的農村青年,跑到城市奮鬥個幾年,也多能夠過上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的中產階級生活。
在他們的人生經驗中,只要好好努力讀書,好好考大學,好好工作奮鬥,就能夠過上好日子。他們是這樣生活的、是這樣堅信的、也是這樣教育他們的子女的。
然而,當「厭世代」想要複製父母那輩「奮鬥史」的時候,才發現已經不可能了。
在經濟狂飆的過去,到處都有新的工作機會和投資機會。隨便你買股票還是房地產,大趨勢都是一路狂漲──只要跟著大趨勢走,個人財富就能跟著水漲船高。厭世代的父母多半會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努力上,卻沒意識到只是剛好趕上了時代的風口,就被風給推上去了。
但今天,風已經停了。台灣的經濟發展階段已經到了下坡期了。個人再怎麼努力,都很難幹得過時代趨勢。
最明顯的表現是低薪。台灣人的實質薪資已經停滯近 20 年,隨著越來越高的房價、物價和通膨,其實就是越來越窮。
而多年來的普遍低薪,其根本原因就是;台灣的多數產業已經跟不上時代需求了。在全球經濟分工的體系當中,台灣企業能夠扮演的角色越來越不重要,也越來越不賺錢。企業賺不了大錢,當然付不起高薪。
台灣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越來越不重要,造就厭世代的宿命
資本主義世界的規則其實很簡單。無論個人或是企業,你創造價值就能賺錢,創造的價值越大就能賺越多的錢。而越來越不賺錢的企業,所代表的事實就是:他們做的事情已經越來越沒有價值了。
這其實也不能夠全怪台灣企業家:如同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的,台灣的經濟起飛有它的時代背景,我們正好趕上中國大陸對世界封閉市場、歐美企業在東亞尋求廉價的生產基地、加上美國老大哥的背後扶持這些關鍵因素,台灣經濟起飛,真的是時也運也。
然而,當大陸市場於 1985 年後對全球開放後,以廉價代工起家,缺乏自主創新力的多數台灣企業,必然會受到致命性的打擊。大量台灣企業挾帶著資本和技術遷移到了大陸,而留在臺灣的企業,現況多半是繼續削減成本,苦苦支撐。
而 1990 年後出生的「厭世代」,出社會時面對的就是全面下滑衰退的台灣產業。老闆們都不賺錢了,拿什麼錢去發高薪?
在低薪下,厭世代要支撐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別說什麼努力致富了。父母說的「努力就能成功」的那一套,完全就是鬼話。
另一個讓年輕人「厭世」的理由,是資源壟斷和階級固化。在他們父母那代,30 歲前賺到第一桶金,買房結婚,是件很正常的事情。然而到了厭世代,資源財富已經大量壟斷在上一代,而且是上一代中的少數人手上。
多數中產階級出身的厭世代,看著富二代和官二代們啥事不用幹,就能繼承大量的財富和權勢,心裡百般不是滋味。
現在普通家庭出身,30 歲以下的年輕人,有多少能不靠父母資助買得起房的?還別說全款了,就算不吃不喝個幾年,連首付款的零頭都付不起。
因為經濟壓力大,許多年輕人明明開始工作了,還是住在父母家省錢。父母對孩子們也很不爽,怒其不爭,怪他們不好好努力奮鬥,趕緊找個對象結婚生娃。
但年輕人也很無奈,時局如此,再努力也沒辦法「成功」,努力有什麼用?
「說到底,還不是你們上一代把台灣搞爛的。我們累得要死要活,賺那麼一點微薄的薪水,還去繳稅都去補貼你們的退休金了,你們還嫌東閒西的。」──這是年輕人普遍沒說出口的憤怒。
但憤怒歸憤怒,年輕人似乎也沒什麼辦法改變這一切。好像不管做什麼都沒用了,不管是改善社會或是改善自己的生活,一切都沒有希望了。年輕人就只好越來越「厭世」。
「厭世代」就是這樣生成的。
面對無望改變的時局,作為「厭世代」的我們,該如何過好這一生呢?
大機率的未來趨勢是:台灣經濟衰退不但不會結束,還會越來越差。
這不是在「唱衰台灣」,而是現實如此。由於台灣產業結構主體,是眾多缺乏核心創新能力的中小製造業,這種產業結構,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邊緣化。
當然,我說的是「大趨勢」。還是會有少數公司,能夠取得成功的,甚至是世界級的成功──然而,能夠轉型或是創新成功的,只是會是少數特例,改變不了大局。
台灣經濟的顛峰已經過了,無論是多英明神武的領導者,都沒辦法再現過去的榮光。
這樣的環境下,無論年輕人再怎麼努力,要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過上比父母那輩更好的日子,都是小機率事件。
大機率事件是:我們可能辛辛苦苦打拼了一生,卻過上比父母那輩更貧困的日子。而我們的同輩們也同樣在又累又低薪的工作上苦苦掙扎,絲毫看不到出路。更羞恥的是,我們甚至還得靠父母接濟才能苟延殘喘的活下去。
認知到台灣經濟的停滯已經難以挽回,我們註定活在一個不斷下沉的時局裡。這跟一個人得知自己罹患絕症一樣:一開始都會忿忿不平,有種被命運捉弄的感覺,甚至轉化為悲傷與絕望──這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但就跟絕症病人的反應一樣,在經歷否認期、憤怒期、悲傷期後,我們最終會進入平靜期。
我們最終都必須體認到,憤怒和悲傷都不能解決問題,而殘酷的現實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夠以平靜的心情面對。
◎第一種生存方式:去尋找事業以外的人生意義
雖然台灣經濟衰退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了。但客觀來說,台灣的生活水準並不差。
我們覺得現在「很慘」,是因為前 30 年成長得太好了。現在突然一下子從經濟停滯到實質薪資衰退,大家心理一時之間轉換不過來。
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台灣的經濟再怎麼下滑,還是會有個基本盤在。
部分的政府官員和民間人士都還在努力革新台灣的產業,他們的努力還是會有些效果的。當然「回春」是做不到的,但「續命」還是可以的。
打個形象化的比方,台灣現在就像是個 40 歲的中年人,體力只會一天一天走下坡。要返老還童回到 18 歲的青春活力那是做夢,但只要好好保養,還是能夠活得長長久久。
講真的,一個僅有 2 千 3 百萬人,地處東亞島鏈的弱小經濟體,能夠發展到今天的水準,真的已經很好了。比起東歐、東南亞、非洲、中國大陸許多四線以下的城市,台灣真的算是普遍富裕,生活水準頗高了。
活在台灣,一個公民能吃飽穿暖、接受基礎教育、享受醫療照顧,這都讓很多戰亂國家羨慕得要死了。
如果我們都要嫌自己的命不好,那要出身在敘利亞的難民情何以堪?
現在只不過是「沒有以前好了」,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變得極為困難了而已。但話說回來,為什麼我們活這一輩子,非要追求建業立功賺大錢不可呢?為什麼一定要追逐「成功」呢?
平平淡淡活著,追逐一些「小確幸」,也是一種生存方式。
反正追求上一代的「成功」已經不可能了,那索性就不追逐了。比起想著賺大錢,還不如去開個小咖啡館。比起熬夜加班又升不了官,還不如去把時間拿去跑馬拉松做瑜伽,也還更有成就感。
說到底,人會感到痛苦,無非是現實和預期的差距過大導致的。只要我們把「事業成功」這個預期割捨掉,一樣可以過著充實的一生。
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定義什麼叫做「成功的一生」,沒有人說要有錢才是成功。就算一輩子只能住在爸媽家裡、沒有存款、買不起房、養不起小孩,只要你覺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義的,那就是成功的。沒有人可以批評你什麼。
「但我還是想要追逐事業上的成功,不甘心這輩子就是這樣子,那該怎麼辦?」你說。
好吧,那你還有第二條路可走。
◎第二個生存方式:去尋找其他還有機會的地方
就像我之前說的,我們的上一代非常幸運,正好趕上了台灣經濟大起飛的好時代,滿地都是機會。他們這代不用去尋找風口,風口就自然而然掉到他們面前來了。
但我們就沒這種好事了。如果要想搭上時代趨勢的順風車,我們得自己努力去找。
2000 年的 PC 互聯網、 2010 年的移動互聯網、2017 年的人工智能、 2018 年的區塊鏈⋯⋯每個時代都有引領潮流的明星產業出現,創造大量的成功機會,只待有戰略眼光的人去發掘。
找機會不只是行業上的,也是地域上的。
我在先前的幾篇文章也有講過,在當今的時代,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資本、技術、數據、人才、市場都在往幾個國際性的超大城市移動,這些超大城市包括紐約、矽谷、倫敦、北京、上海、新加坡、東京等等。這些超大城市都還在源源不絕的引入人才,提供想要翻身的年輕人機會。
如果你不甘心自己這輩子就是這樣子了,那就想辦法去找機會吧。世界之大,不要限縮自己的眼界,還是有很多很多機會的。
最後說一些老生常談
拉拉雜雜講了一大堆,其實總結不過就是幾句話:台灣的大環境就這樣了,時代趨勢誰也改變不了,也別憤怒了,我們就接受這個現實吧。
接受現實之後,我們要不是安安份份的活下去,不要抱持什麼不切實際的夢想(或妄想)了;要不就是積極主動的去尋找機會。
停止抱怨,去行動。畢竟,天上已經是不會掉餡餅了。
~~~~~~~~~~~~~~~~~~~~~~~~~~~~~~~~
◎影片主旨:【人才去哪兒?】
影片日期:2018/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