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好文】資本市場不相信眼淚

資本市場不相信眼淚:如何用戰略眼光做人生抉擇,擺脫「努力卻貧窮」的宿命?

2018/04/02  劉庭安/我所見的世界
有許多讀者朋友向我反應,說我的文章都很真實卻太殘忍。不是說台灣的黃金年代已經過了,往後經濟只會往下沉;就是說二戰後財富洗牌的好日子已經結束了,年輕人只能在現有的階級上掙扎,個人努力很難打破階級壁壘。

「看了你的文章之後,我對大環境非常失望。如果我沒有一個有錢的好老爸,是不是我的人生就沒希望了?我是不是一輩子只能當個中產階級?甚至在 M 型化的將來,只能淪落到底層階級?」

不只一位讀者向我表達過這種焦慮。

答案是:不,我們還有希望。
別誤會,我沒有打算要灌你沒營養的雞湯。對於階級固化、權貴世襲、老人壟斷資源、青年低薪失業、上升通道封閉、產業整體崩壞......這些悲哀的現象都是真實存在的,而且說實話,也不可能改變了。

但我想說的是,那怕大環境讓人絕望,但還是有一絲絲的機會之光,留給看到的人。

當然,燒餅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即使看到了,你仍然必須承擔風險,去奮身一搏。俗話說,富貴險中求,如果你連冒險都不願意的話,那就只能被命運洪流往下沖。

具體怎麼執行呢?讓我細細道來:

◎抓住時代機會的戰略眼光

首先,對於一個沒有背景的年輕人來說,我們能夠拿來翻身的「資本」,只有我們的知識和勞動力——因此我們的職業選擇,也決定了我們翻身的可能。

俗語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說的就是做選擇的重要。

舉個例子,先前 IBM 被爆料為了公司轉型,批量辭退了兩萬名 40 歲以上員工。

社會輿論多半同情這些被辭退的員工,說 IBM 這是年齡歧視。好吧,就算是歧視又怎樣?現實就是這些人就是跟不上時代,沒有生產力了......至少對 IBM 來說如此。

類似的案件還有很多:微軟裁撤手機部門後,砍了 7,500 名員工;Verizon 買了雅虎後,裁了 2,000 名員工。戴爾電腦合併 EMC 後,裁了 3,000 名員工......。

這些被裁撤的員工是不是值得同情?當然是。他們可能有房貸要繳、有老婆小孩要養。被資遣後,生活可能就陷入困境了,的確很可憐。

然而,資本市場不相信眼淚。員工販售技能,企業花錢顧人幹活,就是單純的契約關係,企業本來就沒有義務要照顧沒有生產力的員工。當員工的技能跟不上時代需求,企業只要是正常走資遣程序,不惡意逼員工辭職、不苛扣資遣費,雙方好聚好散,就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殘忍的說,聰明人早就跳船求生了,這些在沉船上待到最後一刻的傢伙,缺乏戰略眼光,不去思考大環境的變遷,不主動去抓住時代機會,才應該為自身的悲劇負最大的責任。

最悲哀的人生,是你費盡千辛萬苦,結果還原地踏步,甚至跌入了萬丈深淵。

◎「千金難買早知道」——選擇比努力重要的時代

舉個切身的例子。過去半年我在一所大學的設計系教書,而學生們現在開始找工作了。有些同學去了傳統廣告公司,因為整體行業衰退,廣告公司開的月薪低得嚇人,只有台幣 2 萬多;而有些腦筋靈活的去了當紅的遊戲設計公司,開的薪水高了一倍,月薪台幣 5 萬元起;而有個別同學在念書的時候,就開始當博主開「網紅店」,還沒畢業就月入 20 萬了。

你說這些月入 2 萬的、月入 5 萬的、月入 20 萬的學生,其資質和能力真的有這麼大的差距嗎?並沒有,差別只是在於他們有沒有抓住時代機會的戰略眼光而已。

其實我們都深有體會,選擇遠比努力重要:你要是 20 年前買了房,15 年前買了蘋果股票, 5 年前買了臉書股票,3 年前買了比特幣,都能享受時代機會的暴漲式紅利。

這篇文章我們講如何用「戰略眼光」來做人生抉擇。說到戰略,就不能不提到兵書經典《孫子兵法》的勢篇:「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善戰的統帥,會將注意力放在全局上尋找勝利的機會,也這就是所謂的『勢』,而不會一味苛求部屬。善戰者,就像從高山頂往下推大石頭,勢不可擋。」

小米的創辦人雷軍曾經有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一語道破了戰略眼光的核心。

抓住「移動互聯網爆發」和「中國消費升級」這兩個機遇的小米,估值近 2,000 億美元,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手機品牌了。雷軍創辦的投資機構叫做「順為資本」。順為順為,順勢而為,就是指要跟著時代大勢走。

每個時代都是有不同的時代機會的:譬如說 1980 年的消費性電子、1990 年的 PC 軟體、2000 年的 PC 互聯網、2010 年的移動互聯網。

作為個人,我們要擺脫努力卻貧窮的魯蛇宿命,就看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戰略眼光,能夠抓到時代的機運。

◎如何踏上人生的快車道: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當我們說要抓住機會的時候,很重要的是要「看清楚大局」:個人的掙扎是有限的,但要是我們依附在一個快速成長的經濟體、一個快速成長的產業、一家快速成長的企業,就有機會打敗階級固化的陷阱,翻轉命運。

相反地,要是我們依附的是一個下沉的經濟體、產業、企業,那不管我們怎麼掙扎,都是死路一條。

抓住時代機遇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盡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已經成熟的地方。

拿我自己舉例,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是在顧問業做諮詢的,專注在電子產品的供應鏈優化。而這一行特別講究「師傅徒弟制」的手把手傳藝,因此我有幸跟著三位老師傅一邊做一邊學。

如今回頭看,我還是很佩服三位師傅的深厚知識,也很感激他們無私的傳授。但我後來發現這樣下去不行,如果在這個領域繼續鑽下去,不管怎樣我都不可能出頭的。

原因是「供應鏈優化」這個領域,已經很成熟了——產業裡有著像我的師傅們這樣,比我年長 20 歲的大師,而且他們還在不斷的精進自己,我很難追得上他們。

我要想成為這個領域的大師,只能再等 20 年,等到我師傅們這一輩退休後,才能輪到我。但我怎能把人生最寶貴的 20 年耗在等待上?再說了,電子產品的黃金成長期早就已經過了,再等 20 年,可能都沒有我的飯碗了。

後來我咬了咬牙,索性放棄原來的專業,砍掉重練,投奔新創領域了。

在風起雲湧的今天,與其等待老一輩交棒,還不如自己開拓新的機會。

當前最好的領域是移動互聯網。自蘋果於 2007 年發佈第一款 iPhone 之後,移動互聯網至今不過十年,因此也沒有超過十年的專家。

現在檯面的科技巨頭,蘋果、谷歌、亞馬遜、騰訊、Facebook、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都不是什麼富二代,而是靠著敏銳抓住互聯網紅利,而成功的企業家。

要是當年賈柏斯沒搞出 iPhone,而是繼續走筆記型電腦的老路;要是當年馬雲沒搞電商平台,而跑去開實體超市,他們如今都不可能打造出偉大的商業帝國。

還是回到那句老話:選擇遠比努力重要。

無論你是要創業或是打工,抓住時代機會都是最重要的。在 Airbnb 初期就入駐的民宿主、在 YoutTube 開站時就加入的自媒體、在 Instagram 開站時就入駐的美妝博客、在淘寶成立就進入的小商家。他們哪怕做不成龐大的商業帝國,如今也很可能都財務自由了。

當然,如今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流量紅利也開始枯竭了。這個時候在去蹭移動互聯網的風口,也已經錯過最快速成長的機會了。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機遇,關鍵是你我能不能看得到:

展望再下一個十年。光是我們能夠看到的,諸如:人工智能、健康餐飲、清潔能源、生物技術、自動製造、普惠金融、養老服務、在線教育......等等領域,都還有很大的成長潛力。

還別說,一定有我們還不能想像的時代機遇在前方。就如同 2000 年時,多數人難以想像移動互聯網會如何爆發一樣。誰知道 2030 年的時候,人類的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平庸如我,也不能確定下一個十年的風口在哪裡。我只知道,風口一定不在人多的地方。因此,已經成熟甚至衰退的地方,就千萬不要再待了。只有新市場、新技術、新應用、新產品才是我們可能的活路。

我們能做的,只有保持自己的好奇心,不要故步自封、不排斥新事物,要主動去察覺世界的變化,抓住時代的趨勢。

等到下一陣風來時,我們就能抓住風口,趁風而起。

善戰者,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