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論-轉向中國,英國的歷史正確
2015-10-27 作者/潘華生 原文網址
近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英國,共同發表了「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將在未來10年,以擴大投資、相互支持的方式,展開全方位的合作。在訪問英國期間,雙方並簽署了包括醫療、教育、旅遊、核電及高鐵項目約2兆台幣的商業合約。英國也決定延長大陸民眾多次往返簽證效期,以表達對大陸的善意並爭取旅遊收益。中英決定深化、共建夥伴關係受到其他歐洲國家高度的關注,將產生更大規模的後續效應。隨後帶動荷蘭女王、德國總理梅克爾與法國總統奧朗德等,也即將在短期之內密集訪問中國。
英國不是普通的國家。她是現代社會與近代歷史的創造者,從工業革命到民主憲政,也曾經是一個維繫了近300年的世界性超級強國。這樣的一個國家,為什麼願意轉向中國?這樣重大戰略選擇的背後有什麼可以值得借鑒的地方?
首先,國際大環境不是一個主觀意識可以左右的場域,而是一個現實的環境,所有的存在都是一種適應性選擇的結果。成功的做出正確的選擇,可以更好的生存發展;如果不幸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就可能滑入一個難以回頭的深淵。
英國與台灣一樣,游移在大陸的邊緣,光榮而孤立。但英國自啟蒙時代之後,一直相對理性與務實,具備足夠高度的前瞻性。英國外交長期以來所服膺「沒有永遠的敵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現實主義傳統,因此,英國在過去數百年來的戰略決策極少失誤,使得她可以在多次戰爭中,總是能站到了勝利的一方;二戰戰後當其他歐洲殖民強權忙著重返殖民地的同時,她卻正確地選擇了「去殖民地」。
英國涉入中國的程度既深且遠,例如人權、西藏、達賴、香港等。英國與中國建立「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其實是要將過去中英之間諸多爭議的歷史問題放下,也不再糾纏於價值觀差異的問題,而從互利的角度來構建彼此的關係。最大的改變力量就來自於英國精英對中國崛起在21世紀意義的重新思考,承認了中國世界性經濟大國的地位,也認可了中國不同政經模式的發展可能。
那麼台灣有沒有正確理解所謂「中國崛起」的意義為何?現今台灣經濟規模僅為中國大陸的5%,中國大陸的經濟規模不但僅次於美國,而且每年新增的經濟規模增量就接近一個印尼。這樣龐大、卻對台灣開啟的大陸市場,我們卻在服貿、貨貿上自我封閉,「自己國家自己毀」還自我感覺相對良好。明年,得來不易的「九二共識」的政治架構也許難以維繫,可能發生地動山搖的後果。然而,台灣人民卻對此可能的後果完全無感,在大選的過程中更是缺乏對此議題的理性討論。
在中國強調著大國崛起的同時,英國卻安靜地選擇了退出世界性大國的角色。與此同時,台灣的自我認知也正從秋海棠的大國,逐漸過度到一個番薯形的海洋小島,然而台灣所在乎的,卻僅僅是如何要求與中國大陸對等,互稱官銜等細微末節,並在互動過程中偷渡一下「兩國論」,然後小確幸一下地樂不可支?其實,面對中國這樣的超級大國,誇談形式上的對等有何意義可言?
台灣與英國一樣,必須遵循相同的適應性規則,必須面對殘酷的生存選擇。所不同的是西方的文化中都有末日的觀念,因此,全球暖化等末日觀念很容易引起共鳴,進而在科技、法律、生活實踐上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法,而文化傳統上的台灣人缺乏末世的感知,因此沒有末日的危機意識,也缺乏尋找解決「地動山搖」末日問題的動機與誠意。
台灣朝野應該思考的是:一個從來沒有站錯隊的英國,也是美國最忠實盟友的英國,不惜引起美國不滿,也要堅持與中國結盟作為對自我最有利的選擇?也許,英國人特有的理性與感性告訴我們:面對一件我們沒有能力阻止它發生的事情,我們只有將自己調整到最恰當的位置上,平靜地迎接它的到來,否則,等待的將是更大的悲劇。這是一個繁華落盡、洗盡鉛華之後的成熟,雖不容易理解,卻是大智慧。
(作者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