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習六點》不容台灣有維持現狀的空間

《習六點》不容台灣有維持現狀的空間

2014-09-26   作者/賴怡忠    原文網址

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八月底訪問美國與美國務院、國安會、智庫學者等對談兩岸關係,還對舊金山中國華僑發表演說。回國後在9月20日於中共機關刊物「求是」發表「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專文,解釋習近平對台政策的六大主張。由於這是繼胡錦濤在2008年12月31日提出「胡六點」後,中國國家領導者提出最新的對台政策專論,因此外界認為習近平對台政策的「摸索期」已經結束,如同「胡六點」規定了胡錦濤時代的對台政策一樣,「習六點」正式出場標誌了習近平對台政策的到來。



習六點的第一點提到台灣前途與中國夢息息相關,並進一步提到這就是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第二點則是強調「堅持九二共識、反台獨」的政治基礎,並要深化維護一中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提到要以兩個一百年(建黨與建國一百年)時間點為目標,做出應有貢獻。第三點強調兩岸一家親,宣稱會尊重台灣民眾的「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不是政治制度)。在第四點提到要為破解兩岸政治分歧創造有利條件,願在一中框架內與台灣平等協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但也再度提到「兩岸政治分歧不能一代傳一代」,以及王張會對中國的重要意義。最後兩點,則是深化經濟合作與強化包括青少年在內的交流。

觀看「習六點」內容,是把習近平去年六月在「吳習會」的發言,去年APEC期間的「蕭習會」,今年二月連習會、五月宋習會等說法加以統整。如果與「胡六點」相比較,可發現習六點不僅十分強調政治,對於統一的目標更是清楚明白,但相對而言,習對兩岸經濟面向的合作就沒有多大著墨。

「胡六點」在內容上不明講統一,且從第二點就開始談經濟合作,第三點談文化交流,第四點談人員往來,第五點談台灣的國際空間,第六點談簽署和平協議。與其相比,「習六點」是到了第五點才提到兩岸經濟合作,也沒有文化交流的段落。由於習六點的前四點著重在統一、兩岸政治基礎的確立與反台獨、兩岸一家親以及要消除兩岸的政治分歧上。顯見習近平的對台政策頗重視政治進展,特別是習把「兩個一百年」搬上檯面,形同為政治工作定下時間點。由於2021年是中共建黨一百年,2049是中共建國一百年,習又預計在2022年下台,因此這代表的意義是什麼-是習有完成「祖國統一」的急迫感嗎?

除了重視政治外,「習六點」還顯示兩個訊息。第一,對兩岸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習六點暗示須要先完成兩岸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談判後,才能開始進行,而討論的重點是在銜接兩岸經濟與區域經濟之合作進程的適當方式與可行途徑。意即「先兩岸、後區域」的順序。這與馬政府認為只要兩岸關係良好,中國就會支持台灣加入區域經貿組織的期待完全相反。對中國來說,這不是兩岸政治氣氛好不好、政治互信有沒有的問題,而是如果沒完成ECFA後續協商,即便兩岸關係水乳交融,台灣想談加入區域組織是依然不可能的。

第二,習六點完全不提胡六點「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只強調願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同台灣進行平等協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習六點不提和平協議,但又強調政治分歧不能一代傳一代,是表示要跳過和平協議,直接與台灣進行統一談判嗎?進一步想,如果習認為根本沒有簽署和平協議的必要,那麼習對與馬見面會有興趣嗎?或者是習認為根本沒有進行統一談判的必要,因為根據中國的反分裂法:兩岸並未分裂,只是尚未統一。因此直接談「何謂對台灣是合情合理安排」即可,台灣如果不想接受,就等著看祖國如何懲罰吧?習六點對和平協議隻字不提,對馬習會、對於兩岸政治談判的方向與內容,都有十分不同的意涵,需要仔細觀察。

三月的太陽花運動對美中台關係的變化至今還在發酵。張志軍堅持在六月底前來台,並在太陽花學生陸續訪美後,搶在八月底美國會還沒開議,華府尚處於休假狀態時訪美,有著向外展現中國對台政策不因太陽花而生變,其鋪陳的兩岸發展也沒有停滯,北京對台政策依然充滿自信與決心的態勢。由於習六點是在張志軍去美國後才發表,相信張志軍應有向美方傳達「習六點」相關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習六點沒有理會馬英九主張,更像是對馬直接打臉,顯示習近平所提出的後馬時代對台政策,不僅直接把馬晾到一邊,還強硬要求政治談判,連解決政治分歧的「雙百」時間表都提出來。面對這個狀況,如果台灣還期待可以維持現狀,絕對是緣木求魚,未來只有像蘇格蘭一樣,要嘛過了關就更獨,或是過不了關而更統的兩種發展。維持現狀的空間已經不存在了!